新手乐理知识:常见的装饰音
常见到的装饰音音乐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塑造音乐形象,除了旋律的主要音以外,还会应用一些小音符和记号,通过演奏(唱),进一步反映作者的意图,以达到尽可能完美地塑造音乐形象的目的。这些装饰音绝非是可有可无的记号或小音符,而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传统音乐的表现中是这样,在民间音乐的演奏(唱)中,装饰音对音乐表现也有着特殊的作用。在现代音乐中,它又是个性创新与探索的重要手段之一。
用来润饰旋律的小音符及某些旋律型的特殊符号,称为装饰音。
装饰音是在长时间的音乐实践过程中,经过人们不断地总结而逐步使用装饰旋律的一种方法。旋律的装饰法有以下三种。
一、即兴装饰
这是一种不固定的具有即兴成分的装饰方法。首先见于声乐曲,如早期的格里高利圣咏歌即常采用此方法。即兴装饰在以后的音乐演奏中也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中,为了突出民间风格与地方色彩,即兴装饰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法。
二、符号装饰
这是一种定型化的旋律型装饰手法。有些装饰音,在节奏与音高方面的修饰既精妙又富有伸缩性。有的时候,同一装饰音记号,可能因为时代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演奏(唱),特别是对于巴洛克时期的装饰音符号的解释,至今仍有不统一的看法,还有不少问题正在研究探讨之中,这主要与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和风格有关系。
三、音型装饰
这是一种半定型化的旋律装饰与华彩手法,它用小音符详细记录出装饰音的音高或音型。自18世纪末以后,作曲家都努力把他们的意图尽可能准确地指出,于是,对装饰音的记号就基本上有了比较规范的写法。
在基本乐理教科书中所讲的装饰音,都是经过长期的音乐实践被规范化的,众所周知的。装饰音大部分是由时长较短的辅助音构成的。演奏时,它们的时长算在被装饰音的时长之内,或者计算在它前面的音符时长之内,在记谱中,它们不占被装饰音的时长。
01、倚音
倚音可以是一个音,也可以是几个音,倚音分为长倚音和短倚音两种。写在装饰音前面称为前倚音,写在被装饰音后面称为后倚音。
短倚音
短倚音是由一个或多个小音符构成的装饰音。根据倚音数量的多少可分为单倚音和复倚音。如果是单倚音,所用的八分音符需在大符杆和符尾间穿一条斜线;如果是复倚音,则用由符尾连接起来的十六分音符。
在单符干记谱中,倚音的符干永远朝上,并与主要音之间加一条小连线弧线朝下。
在双符干记谱中,上声部的倚音符干和弧线都朝上,下声部的倚音符干和弧线都朝下。
倚音在演奏时,一般占用被装饰音的时长,有的时候也占用前一个音的时长。
长倚音
长倚音由一个音构成,在被装饰音的前面,和主要音相距二度。其标记是用不带斜线、不大于四分音符的小音符来表示的,符干朝上,不加斜线。
长倚音演奏时长总是算在被装饰音之内。如果主要音是没有附点的音符,长倚音的时长是被装饰音时长的二分之一。如果主要音有附点,长倚音的时长占被装饰音时长的三分之二。
02、颤音
由主要音和其相邻的音快速而均匀地交替形成的音称为颤音。
颤音的记号用tr或tr图片标记,标记在主要音的上方。在记号上方可以加上变音记号,表示其相邻的音在颤动时可加以升高或降低的变化。
从主音开始,以主音结束。
03、回音
由四个音或五个音来回级进而构成的旋律音型,称为回音。回音主要有顺回音和逆回音两种形式。
04、波音
波音是短促的助音构成的装饰音。波音的实质是在被装饰音的上方二度或下方二度加上短的辅助音。波音的演奏时长算在主要音之内,波音的符号记在主要音的上方。
常见的波音有:上波音、下波音和复波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