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斯学习中的心理与技术问题
萨克斯学习者的心理特点目前,我国的萨克斯学习者已经遍布各地,萨克斯教育也在飞速的发展。面对越来越多的萨克斯初学者,随之而来的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心理个性。对待不同的学习者应该根据其特有的心理特点来安排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现在萨克斯的学习者已经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年龄段(青少年—老年)和各个职业(学生、工人、农民……)。这样,我们就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相应年龄的心理特点和职业特点,然后根据了解的情况来实施具体的教学。这里主要介绍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1.儿童的心理特点
儿童阶段:这里指八、九岁左右的儿童,外部感觉器官有了很好的发展,但是,感知能力并不是很完善。他们在观察事物的同时,目的性不够明确,无意识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常常被周围的环境刺激,因而忘记了学习的目的。所以他们在感知物体时,往往要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正确辨认。儿童感知能力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教学的成败。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这是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思维已经由过去的具体形象开始,转向由概念开始,并能运用概念组成恰当的判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活动。但是,儿童这一阶段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经验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而且,儿童思维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好奇。
在注意力方面,儿童往往不能在同一活动上集中较长时间,并且注意的分配能力也比较差,常随着个人的感情而转移,因一些新异的刺激而兴奋,外部表情明显。
2.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青少年期随着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其认知能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个时期,他们的感觉、知觉很灵敏,由于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其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懂得了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来反映事物的关系和内在联系,并从一般的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他们更多地利用理论思维,而且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有显著的提高,同时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有独到的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不够稳定,自我评价过高,易产生沾沾自喜,甚至居高自傲、盛气凌人的心理。由于对事物识别能力不足,看问题时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就会走入另一极端,灰心丧气、怯懦自卑、抑郁不振,甚至自暴自弃,评价别人时也常常过于片面化、情绪化和波动化。在这期间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所以对于青少年的教学就需要谨慎的对待。
各年龄阶段问题的解决方案
1.儿童时期
在针对儿童学习者方面萨克斯教学就应该以调动孩子的兴趣为主,尽量避免枯燥的练习,如:长音练习。
很多管乐学习者都忽略此重要练习,因其练习无趣无聊,非具有相当耐心与毅力者不为之,但它却是管乐生命最重要的基本。没有稳固的地基,那能盖起高楼大厦?音符能否表达的悦耳美感,均需仰赖此基础功的诠释。
为了能让小年龄段的学习者能够加强对长音的联系,就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演奏一些长音较多而且好听、常见的小乐曲或练习曲(片断)。比如《动物狂欢节》里的《天鹅》,《海上钢琴师》里的《PlayingLove》,《起床号》……这些乐曲速度很慢而且旋律优美,强弱变化简单,有趣,可以激发想象力,好奇心。非常适合儿童对长音的练习。当然这里面还存在一些操作上的问题,就是长音的练习不仅仅是对气息的练习,还是对音符和嘴部肌肉等身体机能的练习。光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是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的。这时就必须加入一些“辅助”练习在里面。这里有几种情况:1、如果教授的是大课,有2个或以上小年龄段的学生在内,就可以进行比赛式练习。学生以组为单位,10秒(可根据学生情况随即改变时间的长短)为时间限制,先放弃或犯规为失败。教师则观察学生吹奏时的嘴型等状态,发现有不对的地方以犯规计。最后奖励获胜的学生,并给犯规的学生予以指导,指出问题所在,加以纠正。这样能相对高质量地完成学生对长音的练习。
完成上课内容,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课下的学习也是至为关键的。要保证上课质量,就要给学生布置作业。平常,老师们都会根据上课内容,让学生在课下练习,然后等到下次上课来接受学生学习质量的信息反馈。这样做是很传统的方式,也很适用。但是会有让学生为完成而完成的情况出现,这样会慢慢磨损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儿童的性格本来就决定了他们容易对喜欢的事物产生转移。课下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练习时间已经很长了!儿童在开始学习萨克斯的时候多半是市场教材的音阶、长音、简单旋律的练习。我们还是可以让学生在一起相互练习,可以简单的合奏、重奏等。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有些枯燥的练习还是必须要做的,比如合奏前对旋律的练习要强制性的。曾听刘诗昆老师讲过一段话,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小孩子不想弹钢琴怎么办?很多都半途而废。其实我们很多孩子都喜欢玩,有多少孩子是天生就喜欢学语文、数学的?都是家长在旁边打着、看着学的。我们在萨克斯的教学中有时也必须这么做,因为这不仅仅是让学生完成作业这么简单,我们还要培养孩子的毅力,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基础。这种方式,适度是第一位的。
2.青少年时期
由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一方面容易居高自傲、沾沾自喜,另一方面又容易怯懦自卑,自暴自弃。因此对于青少年学生不但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的不同,还要根据他们阶段性的心理变化来制定所学习的内容和进度。一般情况下青少年学习者应该已经在萨克斯学习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了。一部分是有较长一段时间的萨克斯学习经历;一部分是接受过音乐方面的基础教育(绝大多数中学都能够给予学生比较正统的音乐基础教育)。
对于这些学习者的教育基本上都已经进入部分难度相对较大或很快就会接触难度相对较大的技术点。比如说,快速的分散和弦和音阶跑动,二度、三度……七度的跳进,滑音,各种颤音……这些技术对于手的灵活性,以及手与嘴的配合都有很高的要求。而这些青少年学习者在这些地方也很容易出现问题。他们总会有点急功近利,想出一些“奇怪”的点子来尽快完成乐曲。如:一些快速音阶上下行的吐音跑动,他们就会把谱子改成连音。一些加花的分散和弦或半音阶跑动就会飞快地一带而过。表面上听起来还有点意思,好像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出现的问题确是很严重的,因为有些地方需要的是有平衡的节奏,清晰的音符。而一带而过出现的效果听起来却是像从报纸上剪下的图片贴上去似的,很容易破坏加花的效果和乐曲的完整性。这个时候就必须强制性地要求学生慢练、单练,再加上相关技术的辅助性练习。这样可以保证学生,不会多走弯路,以致以后停滞不前。
青少年学生都需要多给点虚荣心,但是我们不能以表扬、奖励来简单的满足,鼓励、表扬的积累并不能使学生增加更强的学习动力,弄不好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懈怠。每个人的虚荣心都是需要自己满足的,青少年也是这样。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稳定阶段应该给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很大的进步这样才能使其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希望。
另外,青少年由于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各种思维的不断发展,想象的丰富,加上接受的新鲜事多,思想开放。这样在给学生练习时的选曲就应该涉及到流行音乐,并鼓励学生做简单的创作,教授一些即兴演奏的基础知识。学生就可以在课余相互交流、玩耍、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对萨克斯的感情、乐感、以及演奏技巧。性格内向的学生在学习进度内要多演奏与自己性格相似的乐曲,在课余要让其演奏与自己性格相去较远的歌曲;性格外向的也是同样的方法。这样就相对避免了学生演奏风格单一的问题。同时,也要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的元素,把更多的知识融入进来,比如绘画、雕塑、体育运动等。让学生打好审美素质基础,于其他学科。
由于不同阶段的学习者,对于学习内容的要求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心理特点,只有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才能够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才能够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在面对长期教授同一对象时,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打好基础,而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适当改变教学计划和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习者学习的良好发展,日后才能有更进一步的能力,达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也为萨克斯在中国的发展起到向前推动的作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