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收藏

关于萨克斯气包音的吹法

演奏技巧交流 演奏技巧交流 218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4-08-08

本帖最后由 saxgogo 于 2024-8-8 10:32 编辑

所谓"气包音"(亦称虚音)指的是:吹奏时应该是先出少量的气流,之后在气息不断的情况下发音。吹向萨克斯管内的气流,是一个圆润的、粗细均匀、有弹性、收发自如的。但无论怎样控制,气柱的体径都不改变直径,只是控制强弱的变化,像一个有绳子拉弹自如的无形的圆柱一样,这样的声音才动听,好像发自心底的诉说。这种情感深层的声音,极能令听众洗耳恭听。这种声音的过程始终应该是有支柱的。想要提醒的是"活的支柱"而不是"死的支柱"。发音所涉及的各链条、各环节,不能有一处一时的僵硬和失控,否则声音便改变了性质变得呆板。要按照所要发音要求的比例,对应自然调节声音。用气息吹奏萨克斯管时,首先应该注意吸气时要深,借助胸廓和两肋的支撑,加上横隔膜的力量,使气沉丹田。但吸气时不宜过饱,免得吹奏呼气造成僵硬的瞬间。僵硬则是吹奏呼气时整个链条中一环上的毛病,不能小看这一环,出问题则影响全局。呼气时必须在吸气的过程中意识到的较为满意时,自然反弹呼气,以避免僵硬的局面出现,尤其在呼吸时感觉是整体协调统一。呼气的瞬间一定要把萨克斯哨片的质量、软硬、音高都考虑进去,同时必须把声音和气息融为一体去感觉声音是气息的组成部分。相反气息好似本身随身所欲地去发音一样自如。

至于气声"气包音",它扩大了萨克斯的空间,使萨克斯能应付千变万化的音色变化、力度变化和声音变化。要注意的是吹奏前要抽象地用气把要吹的音包好,就像桃子一样,果肉包着核。吹奏发音时很动人,有骨头有肉的,加上乐器的声音和呼吸融为一体,发音时就像演奏者本人在诉说,在歌唱。"气包音"的情感是极其丰富的,是其他乐器所不及的,它可以是演奏者的倾诉,心底深处的情感可以像泉水一样涌出,也可以勾画神秘色彩,使听众不断闪出遐想。

"气包音"因为发音比较科学,所以表达情感比较得心应手,性能极好,能优于其他乐器,比较直观、形象地表达愤怒、狂风、嘶哑嚎叫;他可以像猛兽吼叫、人的绝望尖嚎与欢笑,以及自然景观、鸟兽啼鸣等等。要描述如上世界,首先必须把萨克斯和演奏者"融"为一体,将乐器的声音"融"为人身的发音器官一样,也就是:萨克斯就是你本身,萨克斯所有的声音就是你本人的发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必然要有良好的基础和科学的呼吸方法所发出的"气包音",除此之外,还要运用萨克斯本身的各种发音功能条件:声音能大、能小、柔刚、粗细、虚实、上滑音、下滑音,加上超吹的技巧,音色的变化等等,模仿鸡、鸭、鹅、鸟、虎、豹、牛、羊、猪、狗以及惊涛、狂风等等都不成问题。至于吹奏乐曲,则更加随心所欲了。

在"气包音"之外,还应该提出的一点是"气包音"发音之前,气与乐曲、哨片在发音的配比过程中还有一种声音,也就是萨克斯哨片发音前,丰富的气流与乐器本身的材料冲撞所发出的"纯气音",给人们心底深处增添神秘的色彩,能发挥出无与伦比的形象之声。如《丹尼少年》的吹奏方法,就是用"气包音"与音前的"纯气音"相结合,效果极佳,令人神往。好似人的声带不去发音,而用气息在自言自语或者像人对上苍用心去诉说等等。用该技巧演奏一些高难度的曲目,尤其得心应手。在爵士乐方面更是惟妙惟肖。

总之,多年的实践证明,"气包音"演奏法,在萨克斯世界的奥妙中,又向前探索了一步,并被权威和同行所赞赏和认可,当然错误和缺点在所难免,希望前辈和老师批评指正。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