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

回答

收藏

萨克斯大师介绍系列:迈克尔·布莱克 Michael Brecker

综合交流区 综合交流区 171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4-10-09

MichaelBrecker,生于1949年3月29日,费城;患白血病死于2007年1月13日,纽约。这位如雷贯耳的全能音乐家,已被各方赞誉为自JohnColtrane以后最具影响力的次中音萨克斯风手。

他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成长于切尔滕纳姆镇区,郊区,通过父亲,一位业余的爵士乐钢琴家,MichaelBrecker从小就接触到了爵士乐。他属于的爵士乐音乐家的一代,没有将摇滚乐看作敌人,而是看做不同的音乐形式;Brecker开始学习的是竖笛,然后在学校中,转为学习次高音萨克斯管,最后决定终身学习高音萨克斯管。他于1967年毕业于切尔腾纳姆中学,在印第安纳大学只学习了一年之后,MichaelBrecker于1970年来到纽约市,他在这里创业,称为了一名优秀的爵士乐独奏家。他21岁时,首次崭露头角,作为爵士乐/摇滚乐Dreams的一员,—这个乐队包括他的师兄Randy,长号手BarryRogers,鼓手BillyCobham,JeffKent和DougLubahn。Dreams乐队存活时间不长,只维持了一年,但是很有影响力(MilesDavis在发行唱片"JackJohnson"之前,参加了这个乐队的一些音乐表演)。Template:FactBrecker的早期工作,即可以说是摇滚吉他手,也可以说是R&B萨克斯管弹奏。离开Dreams乐队之后,Brecker又与HoraceSilver合作,然后又与BillyCobham合作,然后又与他的兄弟Randy合作,创建了Brecker兄弟乐队。这个乐队跟随当时的爵士摇滚乐的潮流,但是乐队更加注意结构化的安排,更强的基调节奏,以及更深入的摇滚乐的影响。乐队在1975年到1982年间,获得很大的音乐成就。

在Brecker职业生涯中,他最大的成就是作为独唱者和伴奏者。他从演奏主流的爵士乐,到主流的摇滚乐。他出现在700多个唱片中,作为乐队成员或者独半奏人员。他作为一名独奏者,参加过众多的流行音乐和摇滚音乐唱片的制作。他作为客座独奏,与JamesTaylor和PaulSimon合作,是最好的例子。例如,在JamesTaylor1972年的唱片,WordPress:OneManDog,Breckers在这个唱片上的独奏曲"今晚不要让我孤独",补足了声乐和其它的稀有音乐元素。此外,在PaulSimon1975年的唱片StillCrazyAfterAllTheseYears,Brecker在标题弹奏的关于唱片名的独奏曲,起着相同的作用。他的独奏曲通常起着嫁接的作用,或者作为一种尾声。音乐结构和乐器代表(或者某些方面决定了)这种爵士摇滚结合的音乐类型。这种音乐合作类型的其它有名的是与SteelyDan,LouReed,DonaldFagen,DireStraits,JoniMitchell,EricClapton,Aerosmith,FrankSinatra,FrankZappa,BruceSpringsteen,和Parliament-Funkadelic的合作。

Brecker有生之年还与爵士乐的领头人物一起表演过,这些人包括ChickCorea,ChetBaker,GeorgeBenson,QuincyJones,CharlesMingus,JacoPastorius,McCoyTyner,PatMetheny,ElvinJones|,ClausOgerman,以及许多其他的人。

在20世纪80年代初,Brecker也是NBC的SaturdayNightLive乐队的一员。在EddieMurphy的JamesBrown拙劣模仿中可以在背景sportingshades中看到Brecker。[[WordPress:Image:Mbrekker.png|left|thumb|upright|150px|MichaelBrecker在Hamburg(1981)]]

在与MikeMainieri共同领导了全星的组合向前走之后,Brecker终于在1987年发行了自己的独奏曲唱片。在1990年和2000年,他作为主唱,继续发行唱片,并且多次获得格莱美奖。在全世界的主要城市,他的个人和集体巡回演奏的唱片,出售一空。

2001年,他与一个小组一起,继续巡回演出-Brecker-Hargrove。巡回演出,为了纪念爵士乐先驱JohnColtrane和MilesDavis。Brecker演奏Coltrane的作品,Naima,对Coltrane表示敬意。这个作品是男高音萨克斯管的权威性作品;itsdemandingsoloenabled男高音独奏的高超技术,反映了Brecker掌握萨克斯管的精通技艺。巡回演出的现场音乐CD,DirectionsinMusic,获得了2003年的格莱美奖。

2004年,在富士山爵士乐音乐节演奏的时候,Brecker注意到自己的背部有剧烈的疼痛。不久,在2005年,他被诊断出血液紊乱,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尽管在全世界进行了公开查找,仍热找不到匹配的干细胞。2005年末,他接受移植了部分匹配的干细胞。2006年末,他看起来似乎好了,但是试验证明,这次移除并没有根除病源。在2006年6月23日,他与HerbieHancock在CarnegieHall进行了最后一次表演。

在2007年,1月13日,MichaelBrecker在纽约市死于白血病并发症。他的葬礼是于2007年,1月15日,在纽约的Hastings-on-Hudson举行的。

在2007年,2月11日,已经过世的Brecker,被授予两枚格莱美奖,因为他在世时,参与了他的兄弟Randy在2005年发行的唱片SomeSkunkFunk。在2007年,5月22日,他发行了最后的唱片,Pilgrimage,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反响。这个唱片是2006年8月录制的,PatMetheny弹奏吉他,JohnPatitucci演奏低音乐乐器,JackDeJohnette打鼓,HerbieHancock和BradMehldau弹奏钢琴。Brecker在录制这个唱片的时候,已经病的很严重,但是参加这个唱片录制的其它音乐人,都高度评价了Brecker的音乐才能。<ref>纽约时报"一位爵士乐家,真诚的告别唱片",2007年,6月2日</ref>Brecker过世后,得到格莱美奖的提名,随和又获得两枚格莱美奖,获得格莱美奖的是最好的爵士乐男高音和最好的爵士乐唱片,个人或者组合中的唱片,这样他总共15次获得了格莱美奖。

在Brecker的职业生涯中,他使用高级定制的DaveGuardala吹口,演奏SelmerMarkVI次中音萨克斯管。先前,他曾演奏了aSelmerSuperBalancedActionsaxophone。

从早期的HoraceSilver五重奏的管乐组,前锋性的爵士摇滚团体Dreams,到八十年代的融合乐团体StepsAhead,及与哥哥小号手Randy合组最成功的放克爵士团BreckerBrothers与酸性爵士团ReturnoftheBreckerBrothers,于各种音乐的多面接触与影响,更使他超越了爵士乐的范畴,跨足流行、摇滚、放克、节奏蓝调、灵魂乐等,合作过的音乐家多如过江之鲫,所积累的录制专辑数量迄今已超过五百张,其中尚未包括他于世界各地巡回,接受当地乐手邀请跨刀的演奏。如果我们说DavidSanburn的中音萨克斯风的演奏与诠释已影响了任何录音室的习惯与要求,那么MichaclBrecker精准、快速、强悍却又言之有物的次中音萨克斯风音乐,已然奠定了一种标准,在任何一个角落渗入我们的耳朵。

为了追求更新的声音,他使用了NyleSteine所发明,原叫Steinerphone,后来转卖给了AKAI的电子吹管(EWI:ElectronicWindInstrument),可以更不受束缚地运作MIDI及电子合成音色,表达他的意念。从爵士萨克斯风的立场来看,他近乎完美的技巧,充分地掌握了手中的乐器,及对五声音阶、减音阶、增音阶等的高度运用,及上声部延伸音的奥妙强化,颗粒般清晰的乐句诠释及戏剧性的强弱表达,还有许多“不可能”的指法及吹奏技巧,不知已让多少后来的爵士乐手(不分乐器)焦头烂耳,试图跟上他的脚步。当然,许多乐评喜欢将他的风格归类为JohnColtrane的力度、SonnyRollins的节奏及JoeHenderson与WayneShorter的和声,是的,这些他都有,但其实更是他能吸收前辈之所长,跳脱传统爵士乐的包袱,并诚实面对他的音乐背景,创造出“属于MichaelBrecker的爵士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