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

回答

收藏

萨克斯“循环气”与“双吐”技巧的演奏方法

演奏技巧交流 演奏技巧交流 73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3-20

循环气与双吐这一演奏技巧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演奏中的常规技巧,但这些技巧在萨克斯的原始演奏方法中还不常见到,也可以说是萨克斯演奏技巧上的一个缺项,如果这些技巧能在萨克斯演奏中得到应用,就会极大的丰富了萨克斯的演奏技术,更会解决演奏上的一些难度问题。例如:1.长时值或快速的连音;2.快速的分音等。

一、萨克斯的换气,一般都采用自然换气方法,这种换气方法常在乐句的结束或停顿处使用,但在中外乐曲中,常会出现时值较长的乐句或连续的长音,也常会出现连续的密集的快速连音,这时就增加了换气难度,即使是一名优秀的演奏员也免不了留下换气的痕迹,尤其是在音乐进行时常常要求连贯流畅平滑,这一点在演奏上是难以做到的,所以曲作者往往在写作时不得不考虑这一点。


中国的民族乐器唢呐的换气方法,运用在萨克斯演奏上,就极大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尤其是在高音区就更显优势,在连续的连音快速演奏或持续长音的演奏就更显所长。


下面介绍一下循环气演奏方法和循环气的练习方法:


首先说:循环气一般不常用,在吹奏某些持续的长音和某些持续的短时值的快速连音时才会使用,一般用于高音区。它的方法是:用小腹的力量控制呼吸,吸气用鼻,呼气用口,两腮稍鼓(熟练掌握后可不鼓腮),小腹往里收缩,使气息向上进行,也就是用小幅的压力把气息送到口腔内,然后根据需要把两腮里的气息逐渐往外排出,随着吐气,小腹肌肉也逐渐放松。吸进第二口气时,再重复上述的过程。要注意在第一个过程最后,要不等控制在口腔里的气呼完之前就要用鼻子吸进第二口气,这样才能使两个过程之间的衔接非常连贯,听不出一点换气的痕迹,很好地保持长音的持续性和众多快速连音进行的连贯性。


萨克斯循环气的练习方法:在初练这种循环换气方法的时候,可先准备一根吸管和一碗水,然后将吸管插在碗里,并按照上述循环换气的方法往吸管里吹气,一直练到水里能不间断地冒气泡,就说明方法基本正确了,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后再在萨克斯上进行练习。刚开始要在高音区域进行练习,掌握自如后,再向下扩展音区练习。循环气方法在萨克斯的中低音区演奏也同样奏效,但会有一定的难度,必须能在高音区运用自如的基础上方可向下方的音区尝试,再要说明的是:循环气换气方法来源于中国吹管乐器唢呐的换气方法,过去的民间艺人在换气时都采用两腮鼓起的办法来换气,但经年来,通过广大音乐工作者的传承、升华,使这一方法更科学化,那就是换气不鼓腮也同样达到此效果。只要通过长期认真的练习,就能一步步地熟练握掌、运用。


二、萨克斯在常规的快速分音演奏时,一般都采用单吐的方法,这种方法所吐出的快速音有硬度一致的优点,但在极快的分音演奏时,就会力不从心,往往达不到音乐中所要求的速度。如果运用双吐的方法去解决这一难题,演奏这类音符时就会很方便,但它的缺点是极会出现阴、阳音,也就是说强度会有些不一致,这种强弱不一的弱点要在长期的练习中去解决。


双吐的方法:


首先要做徒手舌吐的练习,先发汉字的“吐”字,后发汉字的“苦”字,这样把这两个字摆成十六分音符连续发出“吐、苦”二字,就是双吐的原理,先做中速的十六分音符练习,并要均匀,喉头不要发出声来,这种颗粒状的短气息被冲击在哨片上所发出的音型,就是双吐方法所得到十六分音符,这种方法一般都在音乐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进行中所运用。熟后即可在萨克斯的中音区做练习,刚开始练习时,舌根会无力,或“吐”时强、“苦”时弱,这些都要在长期的练习中去磨练、解决。如果把这种方法稍加变化成“吐吐苦”连续吹奏,按后十六分音符去演奏,或吹“吐苦吐”按前十六分音符去演奏,即称为“三吐”。这种吐发无论是在连续的快速分音的演奏的或时而出现的快分音都非常有效,会为我们带来演奏的方便。


循环换气与双吐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具有久远的历史和它的优越性,这一具有特色的演奏方法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前辈们的聪明才智,我们应加以传承发展光大,这一方法在西洋吹管乐演奏技巧上是前所未有的空白,如果把它广泛地应用在西洋吹管乐器上如:双簧管、巴松管、单簧管等乐器的演奏上,就大大地扩宽了演奏空间,丰富了它们的演奏技巧。让我们的演奏技术在西洋乐器演奏技法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我国其它民族吹管乐器的也有人借鉴了这种演奏方法,沈阳音乐学院周波教授就大胆地把这一技巧移植到竹笛的演奏上,实现了竹笛双吐顿音循环气演奏法,他的学生常轶伟运用此方法演奏帕格尼尼无穷动,长达四分钟一气呵成,曾在京引起强烈反响。发扬、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是我们的责任,让我们把这一独具特色的方法在各种吹管乐器上得到应用,充分地运用好先辈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并把它介绍给全世界同行们。


萨克斯爱好者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