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摇摆乐的曲式及节奏
1.摇摆乐的曲式结构特点
摇摆爵士歌曲的结构和一般的流行歌曲比较一致,一般为单二或单三部曲式。以单二部曲式为例,结构为前奏—A—B—间奏—A—B—尾声。而就器乐曲而言,结构则较为丰富。总体来看,器乐曲的结构为前奏—主题—变奏(即兴演奏)—主题再现—尾声。两者相较之,歌曲结构中的间奏段落在器乐作品中往往被换成了即兴演奏的段落,这是常用的做法。当然,这里所说的结构,并不是绝对的唯一的结构形式,在声乐作品中也经常会出现即兴演奏的段落。正是因为有了以上这些手法的有机组合,使得摇摆爵士乐具有了与众不同的音响效果,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音乐风格。
2.摇摆乐的节奏特点
摇摆音乐最大的特征就是节奏不同于其他爵士节奏,摇摆节奏特征主要体现在八分音符的运动方式上。所谓“摇摆节奏”(swing)是指演奏摇摆八分音符,就是将一拍中的前一个八分音符演奏成三分之二拍的时值长度,而后一个八分音符则演奏成三分之一拍的时值长度。就力度而言,第二个八分音符的力度要强于前者,重音在于一小节的第2或者第4拍,这样产生了与一般节奏相反的重音。
二、摇摆乐的和声特点
摇摆爵士乐产生于比较早期的爵士乐的流派,因而与后期的爵士乐流派相比,和声相对比较简单,功能性的和声运用比较较多。而跟流行歌曲相比较,其和声叠置出现的相对较多,离调运用也相对较多。学习和演奏好爵士乐就一定要对和声进行分析研究,熟练掌握爵士曲目的和声进行和特点,才能做到稳定的演奏和即兴发挥,例如由JeromeKern创作的经典爵士标准曲《ALLTheThingsYou》这首36小节的经典曲有趣在于大小调和声的互换,以及分段转调的过程,先看到Al段,由降A大调的vlm7开始,到了第二行,其vIMaj7同时也是c大调的调式转换和弦降HMaj7,像这种一双重国籍一的和弦在爵士乐袒被称为枢纽和弦,有转调的功能,所以到了第二行就变成了C大调。接下来AZ段所发生的,只是整组上移五度而已。至与Ilm7一v7或Ilm7bs一v7bg,都只是相关Ilm的应用,并调式互换而已。值得一提的是由第2到3、第10到11小节的进行,看来好像是1一v,但因不符合和声节奏,所以在原始的分析里是不能算做11一v的,但是到了音乐家手袒,有时可以当作是一种浮动的技巧。B段第一行是非常明显的G大调,第二行则又玩起“枢轴和弦”的转调法,跑到E大调。至羚C7bl3则是要回到Fm7,但许多音乐家(包括今天的iBlvEans)常把它看成C7#5,就可以运用全音音阶了。再回到A3段前面是一样的,然而从第二行开始则加了一些料,这个Dbm7是下属小调和眩,用来回到主和眩或主和弦代替,也有人用Gb7,或直接Dbm7一Gb7,效果会差不多,然而可以看成是到Cm7的经过和弦,跟后面的Bidm7一样仅具经过功能。最后则11一V回到主和弦结束,当然用小调分析也可以,这也是爵士乐大小调性界限模糊的示范之一。
三、萨克斯摇摆乐的演绎技法
(一)气声
萨克斯低音的气声的发出靠的是笛头与嘴唇接触时,完全放松嘴唇,下巴向下拉或者向哨片尖端的反方向移动而产生,就是让哨片稍微离开吹嘴,与此同时演奏者开始给气吹奏,让声音产生在震动与不震动的气与音之间并且稳定住,这种方法能产生非常温柔的低音,音色中带有松弛的“沙沙”声。例如笔者前文介绍过的30年代著名演奏家BelWebster,就非常擅长运用气声技巧,例如在他个人专辑《QuiteNow:untilTonight》中的一首《Tenderly》,整曲录音三分零五秒,整首曲子都在低音区运用了气声的技巧,音色松弛给人懒洋洋的感觉非常有个人特点。
(二)滑音
滑音也叫做凹形弯音,是爵士乐中最长使用到的技巧,古典音乐中很少有这种技巧,它的奏法是从降低的音高开始一个偏低的音然后回到它的正确音高,这个音开始的时候,演奏者下巴和下唇下拉,同时仍保持吹奏时口腔气息的稳定。按此方式一个降低的音高就会产生,或者从一个正确的音高下拉到一个降低的音高,这两种分别是下滑音和上滑音。例如,著名中音萨克斯演奏家DvaeoKz就经常使用上滑音和下滑音的技巧,例如在Koz专辑《eBst。faDvekoz》中的一首《aSxman》,全曲都频繁使用到了上滑音和下滑音,开头就用一个超高音上滑音从G滑到A,给人振奋人心的感觉。高潮部分也使用F到#F的上滑音,已经一句特别夸张的上滑音结束高潮。初学者尤其注意不要过度使用滑音,这是因为口型缺少控制,一开始一定要对固定音高有标准的音高概念,否则很容易早期出现吹出音高不准的问题。
(三)颤音
萨克斯是颤音也有很多种,比如唇颤,颗震,腹震,吼震等。在古典演奏中首先要求的是自然颤音,取决于颗的姿势,喉咙要收住,唇需要支撑,横隔膜打开,使用腹颤。而在爵士演奏中,同样是自然而发,但是形式有很多好,大部分人用是是唇颤,嘴部放松,喉头放低,利用唇与哨片的力度接触,发出稍微低于或高于音高变化的颤音。当然,要完美地演奏萨克斯需要具备多种素质,在演奏技巧上要正确地掌握唇型,正确地吐音,恰当地控制气息,灵活地运用手指。这些技巧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达到熟练程度的。
四、结论
丰富的音色和流杨的旋律,要需靠技术获得,而各种技巧的组合与表现,就不是机械的了,而一定是有感情的有生命有内容的。一名优秀的演奏家不仅仅是向观众展示他出卓越、高超的演奏技艺,而同样是在展示他对音乐的理解和诊释,并以他的方式表达出来吸引和感染观众,使观众能产生共鸣,与表达的音乐融为一体,音乐激情与悲伤,观众也一起激情与悲伤。
|
|